美国访问学者在加州州立大学的生活体验
上海的一名王老师有幸得到了去美国访学的名额,参加的是市教委的“强师工程”项目,访学的学校是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访学研究方向是教育学。王老师申请的时候并没想到会有机会,教学经验尚且不足且在岗时间不久,但是,机缘巧合得到了这次非常幸运的机会。
富勒顿地处洛杉矶城,隶属于orange county,典型的小城市,生活节奏缓慢,比较安全。在洛杉矶随处可见蓝天白云,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夏秋季基本不下雨,生活很舒适。洛杉矶城相当于五个北京那么大,公共交通却非常少,一般都开车出行,没有车可以说就是寸步难行,也没有出租车,只可以打uber但是成本就很高。所以有打算来洛杉矶读书的童鞋注意了,过来之后一定要考个美国驾照。
来到美国五个月,旁听了许多美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深刻感受了中美教育方式的差异。首先是选课,中国的大学基本是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一个班的学生会在一起上大部分的课。而在美国则完全相反,美国实行学分制,每学期上哪几门专业课,修多少学分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定,只要能在毕业时完成规定的学分数即可。一般本科毕业需要四年,当然学霸可能三年到三年半就能毕业。美国大学也不像中国大学流行住宿制,很少有学生是住在学校里的,学校住宿费也偏高,一般学生会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自由度比较高。
第二个差异是语言,对能出国的学生来说平时日常的口语交流是没问题的,但是学术上就可能会有些困难,美国课堂里教授的语速是非常快的,有些教授还有浓重的口音,稍不留神就云里雾里了,有些教授上课还喜欢讲笑话,文化的差异会导致有些时候完全get不到笑点在哪里。后来跟一个来了美国五年的中国学生交流,他说听不懂笑话是很正常的,他来了那么久到现在有些时候还是不太懂美国人的笑话,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跟着一起笑笑,然后慢慢去习惯去理解去感悟。
美国的课堂教学氛围比较自由宽松,学生随时可以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授提问,课堂上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很多,教授们随时可能发起互动游戏,让同学的在参与中体验和分享,并鼓励同学们非常独立的思维,不受束缚,学生学习时的主动性较强,是以学生为中心来教课。这也是王老师感觉到的中美课堂教学最明显的差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常常布置很多学生课后要阅读的材料,随课程进度将讲义、作业和解答发布在校内的网络平台上。有的教授在上课时会让上次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同学把作业答案在黑板上再写一篇,然后对其中的关键点进行点评。通常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包括作业、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学术报告(Presentation),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较小(一般只占总分的20%到30%)。在考核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教师会规定每次交作业的时间,抄袭及迟交都是不允许的,使得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全力以赴来获得学分。
相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有着更大的自由度,这也意味着所有的学习都靠学生自己,学生所学的专业都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学你所爱,爱你所学。
访问学者在国外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在学习进修的同时还可以适度的旅行。因为访学本身没有课业压力,是海外学习与旅游的最佳选择。王老师在美国半年,大大小小的地方也去了不少,体验了加州的蓝天白云,也感受了纽约大都市的繁华。
首先说说自然风景,到了美国之后王老师去过黄石国家公园和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个人觉得就自然风光而言,中国的自然风景更美。美国人比较注重对自然的保护,简言之就是不过度开发景区,保留最本质最原始的样子。所以在国家公园基本看不见修葺整齐的台阶,也看不见索道,更看不见宾馆和餐厅。老美最喜欢的就是hiking&camping,在山上走累了直接搭个帐篷睡觉,这对传统的中国人而言可能比较难以体会其中的快乐,但是确实是老美玩国家公园的方式。去国家公园另一个关键是要选对时间,一般5-9月份是比较好的时间,6,7月份最好,绿叶成荫,晚上可以看到满天繁星。但是如果是九月之后去的话可能就只能看到光秃秃的山了。
再来就是举世闻名的一号公路了,很多小伙伴来美西自驾都是为了见识一号公路的美。的确,一号公路沿海,从洛杉矶途经圣塔芭芭拉、卡梅尔、蒙特雷一直到旧金山,一路上十七里湾,big sur都是绝美的风景。玩一号公路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慢慢开,慢慢感受,途中任何一个小镇都能停下休息,喝杯咖啡,静静摆拍。旧金山在王老师看来是加州最美的地方,气候跟湿润的上海很像,城市不像洛杉矶那么大比较紧凑,不仅有世界一流高校斯坦福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有像九曲花街、渔人码头这些非常小资的景点,也有游客最喜欢的标志性建筑物金门大桥(灾难片里最先倒的要么就是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要么就是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都不远,完全可以慢慢逛。城市附近还有奥特莱斯,想要买买买的也能满载而归。
知识人网最后想说心和身体总有个要在路上,两者最好都在路上。准备出国访学的小伙伴儿,美国在等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