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学者博士后如何融入美国社会,论义工文化的重要性
义工服务(volunteer work),也称志愿服务,是美国的优良传统之一。几乎每个美国人都做过义工。美国社会非常看重人的奉献和服务精神,据调查:半数美国人平均每年做义工的时间大约为100个小时,这相当于在美国1.5亿成人中,每3~4天就会做1小时的义工服务。
义工(volunteer,即志愿者)指在不计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和个人技术特长的人群。“没做过义工,也就得不到社会尊重。”美国人在其独特的大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样的认知。故而,知识人网老师建议各位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日程,适当地安排义工服务,不仅借此融入当地的社区,更可以切身地感受到美国不同阶层的生活。
1、为什么美国人重视志愿服务
美国志愿服务精神的养成和传承是家庭、学校、团体、教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成果。
美国人做义工往往是从少年开始,一直到老。参与的不仅是个人,而是全家。长辈带着孩子一起参加社区的服务,孩子5,6岁时就被带到教堂参加义工活动,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在教育方面,义工服务被纳入了中小学学校的德育教育课程。在小学,老师就引导学生多做好事、善事,号召大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社会上的穷人等;在中学的德育教育中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志愿活动,不参加志愿活动的美国学生不能毕业;更甚者学生的志愿服务情况直接影响高等院校的招收。
在美国名校招生官的眼中,成绩固然是一方面,但是那些没有良好义工记录的学生,通常会被认为没有社会责任感,而被淘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国内部分高分学生反而不受常春藤名校的青睐。
美国的富人重视慈善事业,普通人也会将自己的物品捐赠给教堂义卖,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在这样整体的大环境下,美国人把志愿服务看作是应尽的义务,把回报社会看作是最主要的信念之一,这亦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义工活动的范围有哪些?
在美国社会义工活动非常普及,一般来说,义工的责任就是支援社区。从家庭、学校、机关、教堂、社区,到市、州乃至全国性的一些活动,都可以看到志愿者在提供服务。有些城市和社区的志愿者自发组织协调机构,通过刊登广告,把各方需要志愿服务的项目和联系方法公布出来,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人们可以自行联系参与,服务时间从一两天到三四个月不等。
志愿服务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有的面向家庭,比如帮生活上有困难的人做家务;当家庭教师,尤其是教新居民英语;帮助困难户粉刷房间、美化社区环境;为缺少汽车的人提供车辆接送。有的面向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比如给孩子读故事、教手工、学画画;到托儿所帮助照顾孩子,到医院或疗养院照顾老人;有的面向剧院、展览馆、体育场馆,帮助员工收票、引座、发资料等等。
还有不少活动是由教堂或慈善机构组织的,比如到这些机构帮助收集、整理、分发或义卖捐赠来的物品。当然,针对州乃至全国性的义工活动更是机会多多,以参加国家公园管理的志愿者为例,全美每年就有8万多个名额。
3、访问学者及博士后家庭可以申请吗?
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家庭可以申请国家性义工活动吗?当然可以,义工申请不但对美国人开放,居住在美国的外国公民都可以申请成为义工。
如果是国家性的义工活动,我们可以登录义工网站(https://www.volunteer.gov/),按照地区寻找所需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合适的活动。
例如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国际义工公园项目”(International Volunteers-in-Parks Program),国际义工在公园中担负诸如搜寻及救援、自然文化资源管理、环境教育、野生动物管理、历史保护、入侵物种管理、全球定位系统制图、博物馆管理、公共教育、荒野管理等工作,并得到相应的训练。
文化差异大概是融入新环境的一大难点,想要被接纳首先需要加强互相了解,知识人网愿各位访问学者和博士后都能顺利踏出关键的一步,也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大家可以收获更好的自己。
成功案例:
企业管理专业喜获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孩子免费就读美国金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