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海归女&张绍刚事件的严肃思考
大家如果关注14号到今天的各大国内著名网站的一些板块的话,会看到这个我标题相关的新闻:天津卫视求职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的一段视频爆红网络。在视频中,主持人张绍刚不仅与海归求职女刘俐俐的对话针锋相对,而且张绍刚更数次打断嘉宾提问,提前让嘉宾按灯选择,最终刘俐俐求职失败。这段视频让网友几乎一边倒对张绍刚进行挞伐,我出于好奇,特地上网搜索并完整看了这个视频。
http://v.ku6.com/show/iID_VyCl-2HNjNtAVZ7cbw...html
我的主要结论是:
1、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以及从事事情的方式方法。我认为,只要是无碍于伤害别人,我觉得我是可以接受的。
2、具体到这个事件上,我想告诉那位海龟老乡MM,你大体上没有什么问题,希望你不要因为这个事件而影响你自己本人今后对自己生活和未来的梦想,绝不要放弃努力!
3、我也想对主持人和各位HR达人说一句,如果你们是男人,你们需要学会更加宽容,并进一步提高你们的绅士风度。
作为一个大学的老师,我也参与过学院招人的情况,我在完全负责招人或者作为参与者招人的时候,我更看重应聘者的真实感情,也比较关注灵性以及吸引我的地方。而不大看其他方面,例如,什么第一学历,什么海外国内,什么文章数量等。当然,我为此也必须顶起不少的外在压力。但我想,只要我不退休,呵呵,我都会坚持这样。
所以,想和一些博后、博士、硕士同学们,唠叨几句。特别是,当你们在求职的时候。
1、做好你自己,无论是个性还是学识专业方面!
放到第一的位置讲,完全是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小时候很同意,但现在年纪大了,觉得很多事情不能这样简单的下判断。例如,如果你的结论本身是不对的,你还需要很傻的去检验吗?例如,无故杀人是不对的,难道为了检验这个真理,我们真的需要去先杀个人吗?此例子是为了说明有的时候不需要去检验真理。
再例如,实践去检验什么?是真理吗?是谁的真理?每个人问题的看待方式都或多或少存在偏差,这本身就不好统一,也没必要去完全统一。更何况,即便是真理,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更不必说,对于不是真理的我们每个人大脑中的想法以及嘴巴,没有谁可以真正的管得住他。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在一个人嘴里出来说的是你的好话,而在另一个人那里出来就变成是羞辱你了,鄙视你了。
放到科研领域也是一样。高校看重的是文章数量,好点的高校会注重文章的影响因子或者被引次数。看上去这些似乎更加客观,但难道被引次数多的文章,就一定是被真正广泛认同的吗?我就发现一个事情。作为博导,我在看一个学生的博士论文和他的小文章的时候,我看到他引用的某篇文章放在参考文献里,但实际其论文根本和这个文章无很大的关系,我问他为什么不找个更合适的参考文献,他回答,因为这个很出名。我无话说了。当时就立即批评他,并让他立即重新查找文献。
这个扯远了。回答标题的讨论事件来。
2、没人要你的时候,也不必太担心,没什么失败的。。
具体的讲,
(a)对于博后回国找教职的青年朋友,即使暂时没有找到心中理想的位置,也不要说也不要心里上觉得自己失败!或者说,当你在一个位置安顿下来了,而实际情况和你想象的理想的状态和条件相距甚远的时候,也不要觉得自己失败!
因为今后------你还有很多机会!你还可以继续找嘛,还可以今后跳槽嘛!
(b)对于目前现阶段还在读博士的青年学子,即使你目前没有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出来,原因各种各样,不管是实际条件怎样,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行,也不要说也不要心里上觉得自己失败!
因为今后------你还有很多机会!还可以继续博后嘛!
(c)对于目前还在考硕士考博士的求学青年,即使目前还没有能上自己满意的学校院所,也不要说也不要心里上觉得自己失败!
因为今后------你还有很多机会!还可以继续考嘛!
(d) 对于目前可能还在读研读博的朋友,即使目前过得不开心,和有的或偏执,或专横,或自私,或混日子的同门一起相处不愉快,也不要说也不要心里上觉得自己失败!
因为今后------你还有很多机会!还可以跳出去这个圈子嘛。
说了几个教条式的语言,我再举些例子吧。
举一个和标题有点类似的例子。
若干年前,有个立志科研男考一个外省的博士,那是一所名气不错的学校。初考试高分通过了,复试由于报考导师A关系户的原因被调剂了,A还不错,给他建议了导师B,似乎科研头衔更牛的导师,在和B面聊后,谁也不知,B后来竟然问科研男父母是否当官?此科研男结果可想而知,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也没有哪位科研男的母校老师们可以帮到他。
再举一个例子,我知道的另一个科研男,也是在一次考博的时候,进入面试,在一个小房间里。刚开始走到讲台时,他听到有人在敲门,由于他离门进,所以,他去开门,结果是,一个导师质问他为什么要去开门,说开门他们老师知道去开的。该科研男只好一个劲的点头。此科研男结果可想而知。
这2个例子只是说明每个人的际遇是不一样的,说简单,就是他倒霉!这也是我觉得当一个人可以年纪轻轻的博士毕业并学业有成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分羡慕他的原因。因为他可能确实有运气好的成分在,考试运气好,际遇好,科研中可以遇到好的老师和同门的大力帮助。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顺利考试理想的学校读博士,无论国内国外,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一个很棒的课题组的。
现在,这2个科研男都在美国顶尖大学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