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faculty工作过程和体会
2011年09月09日
来源:网络
摘要:
我在国内已经工作过六七年。因为有在公司工作的经验,我认准自己更 适合学校工作。个性上有些偏内向,爱钻研,也不怕写文章。2007年毕业后在UC一个分校做博士后。主要就集中找学校工作。我的想法是即使做不了教授,在学校或政府做个高级点的research scientist也可以,当然最好是permanent的职位。博后一年后开始投简历。
我的专业是农业方面的一个很小的领域。有这个专业的学校全美有四五十所左右。平均每年大慨有两三个口的opening. 这两年由于budget cut位置更少。新加坡,香港,台湾偶尔也有。从2008年开始我拿到第一个onsite interview。到现在共参加了八个。基本上所有强一些的学校(专业排名前十)的opening 都拿到了on site。还有一个新加坡国立的邀请没有去。
我想之所以我拿到这么多的on site是有几个原因:我的研究背景比较多样,两个不同的专业都有文章和专利;工业界的经验;写过几个grants,拿到了钱,co-Pi两个项目;更重要的是我在薄厚期间的研究是一个很新,而且发展前景非常看好的方向,我的研究基本上在业内处于领先位置;还有非常重要的是我博士导师和薄后导师的名声和他们的支持。
在此要谈及我博士导师的影响。他是在业内非常有成就声誉日重的中国老板。可能是中国人传统对教育的看重,他非常希望学生多从事学术界的工作。在我四年博厚期间,他直鼓励我不要放弃。他写的推荐信我看过一次,溢美之词多得让我自己都有些怀疑。碰到这样的老板是想做faculty学生的大幸,大慨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博后老板是业界最有名的大牛。也是唯一的院士。和中国老板不同,他并不认为学生一定要找faculty工作。他认为工业界工作工资高。大 公司也很稳定。他很和气,也不push。很好相处。也非常的considerate。思想非常活跃超前。我薄厚期间的研究项目是他独创的新领域。对我找工作帮助很大。好几个学校在面试时都提到我的研究很有新意。不算差的个人背景和老板们的支持是我拿到on site 的原因。但是作用也到此为止。onsite 能否一举成功,是由你的表现,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决定的。
我的专业是农业方面的一个很小的领域。有这个专业的学校全美有四五十所左右。平均每年大慨有两三个口的opening. 这两年由于budget cut位置更少。新加坡,香港,台湾偶尔也有。从2008年开始我拿到第一个onsite interview。到现在共参加了八个。基本上所有强一些的学校(专业排名前十)的opening 都拿到了on site。还有一个新加坡国立的邀请没有去。
我想之所以我拿到这么多的on site是有几个原因:我的研究背景比较多样,两个不同的专业都有文章和专利;工业界的经验;写过几个grants,拿到了钱,co-Pi两个项目;更重要的是我在薄厚期间的研究是一个很新,而且发展前景非常看好的方向,我的研究基本上在业内处于领先位置;还有非常重要的是我博士导师和薄后导师的名声和他们的支持。
在此要谈及我博士导师的影响。他是在业内非常有成就声誉日重的中国老板。可能是中国人传统对教育的看重,他非常希望学生多从事学术界的工作。在我四年博厚期间,他直鼓励我不要放弃。他写的推荐信我看过一次,溢美之词多得让我自己都有些怀疑。碰到这样的老板是想做faculty学生的大幸,大慨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博后老板是业界最有名的大牛。也是唯一的院士。和中国老板不同,他并不认为学生一定要找faculty工作。他认为工业界工作工资高。大 公司也很稳定。他很和气,也不push。很好相处。也非常的considerate。思想非常活跃超前。我薄厚期间的研究项目是他独创的新领域。对我找工作帮助很大。好几个学校在面试时都提到我的研究很有新意。不算差的个人背景和老板们的支持是我拿到on site 的原因。但是作用也到此为止。onsite 能否一举成功,是由你的表现,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决定的。
上一篇:我的国外博士后申请经验
下一篇:我的博后申请经历(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