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博士后之家>>国外博士后>>出国经验>>正文内容

博士后学成归国挑大梁-记青橙奖获得者赵慧婵

2021年11月12日
来源:知识人网整理
摘要:10月14日,第四届青橙奖公布,10位青年学者拔得头筹,其中的7位都有海外科研经历。本文知识人网小编主要介绍哈佛大学博士后归国的年轻美女副教授赵慧婵。

  10月14日,第四届青橙奖公布,10位青年学者拔得头筹,其中的7位都有海外科研经历。本文知识人网小编主要介绍哈佛大学博士后归国的年轻美女副教授赵慧婵。

  达摩院青橙奖是阿里巴巴达摩院于2018年设置的奖项,旨在奖励大中华地区在信息技术、半导体、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初步成就的青年科学家(35周岁以下或博士毕业6年以内)。

  日前,第四届青橙奖公布,10名青年学者将分享1000万元的奖金。值得注意的是,10位获奖者中,7位有海外科研经验,而且他们都选择了学成归国,其中就有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任清华大学副教授的赵慧婵。

  赵慧婵,1989年生,山东淄博临淄人,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本科于201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机械工程和经济学学士双学位,博士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2016年底,即将博士毕业的赵慧婵得到了导师Robert F. Shepherd教授极高规格的推荐。他对哈佛大学的Robert J. Wood教授直言:“这是我在康奈尔遇到的最优秀的学生,你要不要。”

  就这样,2017年3月,手拿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证书,赵慧婵来到了哈佛大学微型机器人实验室,开始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Wood教授是被动机器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赵慧婵就在他的带领下进行“能让仿真机器人起飞”的设计。如果提到机器人,不少人会想到欧美电影中充满力量的钢铁侠。

  可对于真正研究机器人领域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对生物极尽模仿的领域。机器人可大可小,可刚可柔也可软。

  赵慧婵曾在一个被仿真设计成一块人工肌肉的200毫克微型机器人上,安插翅膀,让其在每秒钟300赫尔的“振翅”频率下起飞,还能完成悬停等动作。

  这可是世界科研史上,第一个可以由人工肌肉驱动的扑翼飞行器的起飞。

  研究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过程。赵慧婵迈出了第一步,今后的路就算难走,也有了方向。

  赵慧婵用一年时间结束了自己的博士后科研工作,于2018年回归祖国,并在清华大学任教。也是这一年,她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科学领域精英榜。

  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小时候很喜欢搭积木,我妈妈说我就会一直搭积木,停不下来。上学后,我就喜欢喜欢电学和力学,顺利考上清华。

  后来有机会出国读书,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读博。第一年是找不到方向的,很沮丧,极低迷(其实我后来才明白,这个低迷期是每一个博士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时期)。我们学院举办了一个海报大赛,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研究做成海报,让大家打分投票,我的研究海报,得到了最佳海报奖,我极受鼓励,这之后才感觉慢慢走上道了。

  我在康奈尔的导师,Robert F. Shepherd,他是个鼓励大师,永远会说你的工作太棒了!虽然他的方向和我的不太一样,他偏向材料,我偏向机械,但他会给我更宏观层面的指引,也有学科交叉的效果。比方说我有次做了一个软材料的传感器,他就建议我做成人工神经,放到假肢里用,我也觉得很好,最后我们就真的做出来了——智能假肢,它可以摸出物体的软硬和纹理。

  博士毕业后,我在哈佛做博后,科研进展特别快。那时候承接了Facebook关于下一代交互设备的研发项目,人工肌肉技术成为我的另一个方向。我和合作者一起,把我设计的很小的人工肌肉,用到了一个扑翼飞行器上,机器小蜜蜂起飞了。

  做这种仿昆虫的机器人,它的难点在于它特别的小,无法用现有的制造工艺、元器件去进行组装,你需要去设计它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它动力来源、运动的转化,甚至翅膀都是需要自己切割出来的,因为买不到这种商业化的成品组件。

  当然,我们越研究机器人,越觉得生物太伟大。因为生物真的太厉害了!别看一只苍蝇,一只蜜蜂,它身上有几百块肌肉都可以协调的控制。我们设计的人工肌肉就一个“大墩子”,肌肉搁在那能实现起飞。但是生物,你想想一个苍蝇它多么的灵活,就是什么时候能做出一个真正的苍蝇来,那太厉害了!

  科研和做饭很相似,都是看配比,加什么料,加料的顺序,会大大的影响最后成品的各种味道、各种特征。不过我回国之后,说实话没做过几次饭,因为清华的食堂实在太好吃了,我也没有必要做饭。

  我自己也健身,训练我自己的肌肉。有阵子,我健身有成果,实验室做的驱动器,指标也一天天的提升,感觉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呼应,也蛮有意思的。

  当初从国外回来,主要是因为清华本身工科很强,能回去服务我的母校我当然很愿意。同时,我觉得在美国做科研是有挑战的,美国人和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体系都不太一样,需要处理的东西更多,但在国内就不用想这些,可以只专注在科研。

  回国后工作没有很顺利,第一年生娃了,第二年正准备大干一场,结果疫情了,现在基本上实验室搭建完成,真的要大干一场了。

  我和学生也是亦师亦友,有几个学生每天给我发报告,我每天晚上12点忙完了,都在微信群里给他们发我的回复,他们也不用立刻看,明天早上起来看到老师的评论是这样的,接着做,我就可以很快地追踪到他们科研的最新进展。

  这次参加青橙奖评选,我特别想拿。主要是因为我现在学生比较多,但实验室这边比较小,我想多租点实验室面积,让学生能有更宽敞的地方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