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访学博士后的机遇与挑战
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疫情影响及美国政府的签证限制,不少访问学者博士后申请者暂缓了出国计划,并对未来的发展事态抱观望态度。那么,疫情时代,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每个想出国深造的学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不言而喻,疫情的影响终究是短期的,在科研的道路上,闭门造车终究是大忌。出国做访问学者或博士后不仅可以拓展研究空间和思路,还可以突破瓶颈,获得更好的研究平台和发展机遇。
学者们为什么要选择出国做访问学者或博士后呢?以近期的新闻为例:
省属院校90后副教授以第一作者
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学术论文
6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刘建全博士与KTH-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有机化学系Markus D. Kärkäs博士合作撰写的题为“Closing the Radical Gap inChemical Synthesis” perspective文章(Science 2020, 368, 1312-1313 ),文章对光催化、电催化以及微流体电催化平台(µRN-eChem)进行了评述和推荐。刘建全博士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Markus D. Kärkäs博士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江苏师范大学为该文章的第一署名单位。
刘建全博士,1990年01月生,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 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07月进入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作,2019年04月进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江苏师范大学是省属院校,本篇论文也是该校首次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学术论文。
新闻发出后,网友们也纷纷送上祝福。
毫无疑问,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导师和这段博士后经历对论文的发表有着显著的帮助。
国外开放的学术氛围,先进的实验平台,以及与领域内优秀学者交流探讨的机会,使得赴海外做访问学者或博士后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学者提升自我的优选。
目标一发表学术论文
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见诸于国际学术期刊,是出国做访问学者、博士后的目标之一。虽然国家提出不再唯论文评估学术人才,但是并不意味着学者不需要发表论文。
学术论文依然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人才评估时注重的是发表论文的质量,而非数量,能在SCI等国际数据库中发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学者的学术水平。
而对于部分学者而言,专注于科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例如,有的学者国内的实验室缺乏必要设备和研究条件;有的教师/医生需要兼顾繁忙的教学/临床任务,没有时间坚持科研工作;有的学者需要学习交叉学科背景的知识,借助实验、项目等经验,完善自身研究,然而国内强调学科意识,很难将方向拓展应用于实际课题等等。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学者选择赴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做访问学者或博士后,为从事相关研究,并发表优质论文做准备。
知识人网曾助力各界学者解决其面临的困局,攀登学术的高峰。
案例1
某三甲医院的年轻住院医师,知识人网为其获得世界TOP20名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博士后职位,年薪4.6万美元。邀请教授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曾获得多项大奖,SCI发文170多篇,被引近五千频次,H指数40+,研发专利30多项;还担任一些期刊的主编或副主编,是多部期刊编委会的成员。在该导师的研究项目中,J医生将有机会学习相关学科的前沿技术,满足其在科研方面的需求。
《年薪4.6万美元-初级职称住院医师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博士后职位》(↑点击标题跳转案例)
案例2
某国内在站博士后,只有SCI非一作文章2篇,其希望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发表高水平一作的学术论文,为未来在科研领域求职奠定基础。知识人网深入挖掘其背景优势,助其申请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4.75万年薪博士后职位。导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近年实验室有高分文章发表。争取到这样的职位机会,该博士欣喜异常。
目标二积淀学术经历
除了发表学术论文,国外访问学者/博士后经历也可以作为学术经历的积淀和过渡。例如部分申请者学术背景薄弱,较难申请到带薪的博士后职位,则可以将访学或无薪职位作为过渡。
案例3
从亚洲国家毕业的某位博士,一直想到国外做博士后研究,但苦于没有一作SCI文章,我们建议其先申请访学职位,待发表SCI论文后,再过渡到博士后研究。知识人网先为其申请成功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在访学期间,本人刊发了1篇SCI文章,遂继续委托我们申请带薪的博士后职位。因有美国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及密歇根州立导师的推荐信,且有SCI文章奠定的学术背景,最终获得加拿大环境部2年博士后职位,年薪高达55870加币。圆满达成其目标。
还有部分学者,出于职业或个人发展目的,需要转换研究方向,为了更好地从原研究方向过渡至新研究领域,学者也可以通过海外访问学者、博士后经历等,学习新技术,观摩或积累项目经验。
案例4
某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希望转换方向申请麻醉疼痛相关的美国博士后职位,以便转换研究思路,学习相关实验技术,为今后从事麻醉疼痛研究奠定基础。知识人网助其获得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无薪博士后职位,邀请方为麻醉学教授,也是院心脏手术麻醉中心的负责人,其所在的实验室正启动开展心脏手术麻醉新技术临床研究项目,这与该医生所期待的研究方向非常契合。
《麻醉方向获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无薪博士后职位》(↑点击标题跳转案例)
目标三观摩临床/教学,学习医院/教学管理方法
对于医生而言,临床观摩是学习和提高手术技术的重要环节,亦是了解医院管理方式、获取学术资源(例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专注于科研项目及临床实践的好机会。
部分医生还借此机会,加强与邀请导师的沟通和协助,促进本单位与邀请方院校/医院/科研机构,建立双方的长期合作项目。
案例5
一直从事骨科创伤方向的某位医生,如愿以偿来到BG诊所创伤中心(德国著名的临床培训中心),跟随教授出诊、查房,共同参与手术,学到了国内尚未开展的新技术。回国后,在该医生的积极沟通下,所在单位邀请BG诊所创伤中心的教授来华访问讲座,促进国内外单位的长期交流合作。
《临床观摩|英语不佳,骨科医生获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学者邀请函》(↑点击标题跳转案例)
不仅是医生,很多教师也希望借助访学机会,观摩国外教学课程,学习教学、管理办法。教师们可以通过国外院校图书馆、数据库,收集整理资料,集合自身经验发表教学相关学术论文,并学习国外优势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改善授课效果等等。
案例6
音乐学院某位讲师,想申请CSC青骨项目,需要拿到符合其发展方向的邀请函,知识人网助其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职位。接收导师是该校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方向的教授,曾发表众多音乐教育方面的期刊论文,参与多部著名音乐教育专著的撰写,及多部国际期刊的编委,学会董事等。导师承诺该讲师在访学期间除了从事自身课题研究外,还可以旁听大学课程,观摩学生、学者在洛杉矶当地小学、中学、高中教学实习以及相关研究活等等,对于教学的研究大有助益,也促进了海内外的教育交流。
《CSC公派访学-音乐讲师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邀请函》(↑点击标题跳转案例)
6月18日,教育部最新公告《教育部等八部门全面部署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中指出:
“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意见》提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关于出国选择的问题。由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科研环境,如果想掌握最前沿科学,期待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人才,还是要首选美国。6月24日,美国签证禁令正式生效,对于J类签证限制不包含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当然申请者如果考虑其它发达国家,知识人网拥有广泛的资源及申请经验,也会帮助申请者实现心愿的。
随着全球疫苗研发的提速,新冠病毒的肆虐必然不能成为阻挡人类进步的障碍,反而会激发人们思考及探索的动力,后疫情时代,将是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的机遇与挑战,您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