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博士就业难的瓶颈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毕业的博士生人数是5.8万人,当年招生人数已突破8万大关。在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的背景下,博士的就业难度也正在逐年提升。那么博士毕业后通常在哪些领域就业呢?为什么出现就业难的情况?我们用数据告诉您答案。
博士就业领域统计
根据2017年《Nature》发起的对全世界5700多名博士的调查问卷显示,将近80%的受访者读博的原因都与学术或研究有关。
因为国内相关政策,“博士”已经成为晋升和职称评定的一项硬性条件,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等领域尤为明显。
以东部、中部及西部三所985高校为例,根据各院校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其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下:
据统计,博士毕业生就业以“学术就业”为主,到“医疗卫生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与“科研设计单位”的就业比重均占到六成以上。余下四成左右分布于“国有企业单位”、“民营企业单位”等。由此可见,博士就业的途径其实并不宽,高校、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是最主要的就业环境,其次是企业或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单位等。
为什么博士就业难?
在政府宏观政策的驱动,从1999年开始 ,中国的博士招生连续3年维持着近20%的增速。2008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截至2017年,在校博士已达36万,当年招生人数也突破8万大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从1995年到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人数在70万人左右。
然而国内高校现在基本已经人满为患,新建本科高校博士师资储量逐渐增加,对博士的需求越来越小,高校引入博士师资的门槛也随之水涨船高。
一项对65所高校聘任博士人才的研究显示,有16.2%的高校对引进的博士生有第一学历歧视;有8所学校要求引进的博士其本硕博专业必须相同或相近;约一半的新建高等院校要求引进的博士在40周岁以下;有14所高校对引进的博士的学术能力提出明确要求;有三所高校对引进的博士的毕业院校档次、导师名望提出要求,优先录取985与211类高校博士生。
面对僧多粥少的局势,激烈的就业竞争自然不可避免,有些申请者甚至仅因为高校招聘歧视问题(如第一学历、非教育体系工作背景等),在申请初筛阶段便折戟沉沙。
博士如何借助引进人才政策另辟蹊径?
近年,国家对于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愈发重视,以“长江学者”、“青年千人”等项目为牵引,目前国内各地均推出省级的学者人才计划,比如上海的“东方学者”、山东的“泰山学者”、陕西的“三秦学者”等等。国内不少高校也纷纷推出了校级学者人才计划。
据知识人网了解,很多国内博士选择赴海外做博士后研究,借助高端平台,在本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再以海外人才身份引进回国,跳过国内高校中的论资排辈,以实力争取更多学术资源。
有的申请者原在国内普通院校就职,借助在欧洲做博士后的机会,与国际知名专家教授合作,并在国外创新项目支持下,独立研发出新技术。随后被国内重点高校以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国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等,现已评为正教授。
还有的申请者之前在私企工作,通过海外多年博士后经历,累积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其中高被引用论文2篇,以此为基点,被国内211高校引进聘用,现任教授,不仅建立了海内外双方高校合作实验室,还担任该地区重点项目实验室负责人。
我国为了保持经济、科技上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高学历人才。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仍然提出要继续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严峻的就业形势短时间难以改变,故而知识人网老师建议各位博士积极筹备,丰富科研履历,拓展海内外人脉,学习研发国际前沿技术,为自己的学术人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