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博士后之家>>国外博士后>>出国经验>>正文内容

为什么要做博士后?应该如何“做好”博士后?(二)

2018年08月23日
来源:知识人网
摘要:众所周知,博士后经历是国外终身教职的起点,也是学者职称评定/申请科研基金/跨行研究/回归科研等重要发展的基石。既然该经历弥足珍贵,那么学者应该如何做好博士后呢?今天知识人网来分享几点建议。

上一篇我们纠正了“读博士后”这一错误概念,并详细探讨了学者为什么要去做博士后(请详见前文《为什么要做博士后?应该如何“做好”博士后?(一)》)。众所周知,博士后经历是国外终身教职的起点,也是学者职称评定/申请科研基金/跨行研究/回归科研等重要发展的基石。既然该经历弥足珍贵,那么学者应该如何做好博士后呢?今天知识人网来分享几点建议。

 

如何“做好”博士后?

 

有些学者喜欢戏称导师为“老板”,因为导师从项目资金中拨款作为博士后的工资。从这一角度来理解,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将自己的价值比作给“老板”搬砖,那就过于贬低自身的存在了。如果导师仅需要人员完成基础的工作,那么从成本的角度而言,他/她的本科生、研究生无疑更加合适。既然导师愿意给出每年4-6万美金的年薪(或同等薪酬),聘请您去另一个国家从事科研项目,那么您也一定要明确,自身能够实现哪些价值,并用行动去证明它。

 

一、明确目标

 

如果抱着一定目标去做博士后,那么首先要明确在博士后期间,都应该做哪些事情。在入职之初,往往会给新人一段时间来适应。这时您的工作压力不会太大,在熟悉领导、同事以及全新的项目的同时,不妨为自己列出一份清单,包括需要掌握的实验技能、需要补充的知识点/书单/论文等。当然,与导师和同事的沟通依然必不可少,从他们身上,您能获得珍贵的建议以及可借鉴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

 

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导师对您的期待和要求,这也是导师对您考核的重要内容。如果暂时无法达到,也不要心虚,请求帮助指导并提出尽快达到标准的计划。如果超出职责范围之内,只要合理合法,也不用担心冒犯,毕竟努力从来不会“太早”或“太晚”。

 

在研究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独立性,比如选题(当然需要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实验思路等。尽可能地争取锻炼机会,比如,写基金申请书,报告,论文,在行业会议发表演讲等等等。

 

二、勤思考,办事主动

 

办事要主动!办事要主动!办事要主动!重要的事情需要说三遍!现代人很多都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被拖延症困扰。遇事拖延往往会加大后期工作的压力,在拖延期间,人也无法得到心安理得的放松,所以办事不要拖延,拿起备忘录,将重要的事情记录起来,每天确认,为了给自己一个更加愉快的明天。另外,成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也能加强个人的自信心。当孤身处于海外,学者对自身的认可,是非常重要的强心剂。

 

办事主动,不仅限于完成任务,还有与人沟通、学习新的事物、主动思考如何更好的开展工作及解决问题等。比如实验采取某种方式,是否合适,有没有更新颖的角度?如果采用其他方式,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规避影响,等等;又比如,当意外事件发生,与其问责相关人员,不如思考:1、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将损失降到最低;2、如何避免问题再次出现。一个会主动思考并优先提出合理完善建议的学者;一个出现问题可以冷静解决的组员,不论到哪里都会受到导师的欢迎。

 

在博士后期间还要多思考自己科研的方向,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争取,是否要研究某个课题,是否要继续做科研,未来的职业规划等等。

 

三、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帮人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坏的习惯会让人画地为牢,事倍功半。在科研道路上,养成良好的习惯,能使您终身受益。

 

(一)办事严谨,记录详细

 

国外实验室管理非常严格,需要通过关于操作流程的培训及考试(电脑答题),才能获得进入实验室工作的权利,而有些导师对于实验流程更是要求精益求精。国内的部分学者可能会不太适应,觉得束手束脚,但是导师的高要求,往往为了精准有效的实验结果,轻微的干扰都可能为以后的论文数据带来误导,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实验记录要尽量详细,有些当下觉得以后不会用到的信息,说不定以后真的会有机会需要查询。最重要的是有条理,事无巨细地记录(包括实验过程,条件,结果,操作细节,试剂来源,用量,器材信息,等等),即使使用简写的方式,必须保证事后自己能看懂,不会有歧义。等到实验告一段落,可以腾出时间来仔细整理实验记录,任何数据都可能是以后论文写作的依据。

 

(二)勤记笔记,注重积累

 

写论文是博士后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想要下笔如有神,就需要有足够的积累。那么积累从哪里来呢?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偶尔的灵光一闪,很可能转眼即逝。日常可以记录的东西太多太多,实验的思路、繁杂的数据、经典的引用、优秀的句式以及思想、工作上的收获,等等等等。不限于纸张上的记录,学者们还可以利用笔记管理软件及app,随时记录,并应用网络同步功能进行统一标签管理,方便查看和以后调用。

 

(三)时间管理,提高效率

 

科研很多时候是一项很枯燥的工作,起早贪黑对一些学者而言已是常态。勤奋固然重要,但高效有序的工作才能收获更多。做好时间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尽可能地避免拖延。

 

每天、每周、每月都为自己制定工作计划,编辑to do list,安排适量的工作,如果与预期不符,也可以总结原因,调整合理的时间安排。工作时关掉非必要的社交功能,专注于手头的事物,提高效率;完成任务后,心情不再焦虑,也能保障充足的休息和放松,可谓一举多得。

 

(四)锻炼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和技巧一直是我国大学较为忽视的一部分,特别是论文、报告、PPT等题材。近日新闻报道,清华大学将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作为必修课,可见该能力在日后科研生活中的重要性。写作,并非简单地堆砌辞藻,而是通过逻辑思维构思布局、组织思想,再结合搜集证据取舍素材,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达,最终提炼观点展示结论的过程。如果写作不好,论文很可能会缺乏逻辑、言不达意。如果是英文论文,还要注意合理措辞、语法调整及英文逻辑表达的问题。写作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提高,需要根据自身积累,不断练习,才能获得突破。知识人网老师建议大家养成定期写作的习惯,积少成多,由量变引起质变。

 

(五)提高沟通能力

 

国外非常重视人与人的沟通,因为担心英语能力而缺乏与导师、同事的交流,是华人学者最大的竞争劣势。

 

特别是在牛导的实验室工作,见到导师的机会有限,想要本次博士后工作结束后,获得续约或牛导的优质推荐信,需要尽可能找机会展示自己,比如见到导师主动去聊天(不限于工作);定期邮件交流收获、感想;在汇报工作时不忘抄送相关导师,等等,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工作和努力。

 

博士后工作期间还可以参加各种行业会议、讲座、研讨会,这都是向业界精英介绍自己的机会,如果自身拥有一些成果,则更有利于人脉的建立,为以后收集推荐信、谋求新职位、获得合作机会等做准备。

 

关于《如何“做好”博士后》这一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知识人网老师只是根据以往学者的经验做出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内容由知识人网咨询老师整理发布,希望能给海外访问学者博士后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想了解更多关于国外博士后访问学者申请的相关资讯,可以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zsr.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