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博士后之家>>国外博士后>>出国经验>>正文内容

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体验

2017年03月22日
来源:知识人网
摘要:现在访问学者申请都是自己进行的,一般和我们学院有良好关系的学院都不会拒绝我们学院老师的访问要求。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访问,几乎是来去自由的,有一个老师竟然还在访问学者期间敲定了从我院跳槽到中山大学的人事变动等等。

  现在访问学者申请都是自己进行的,一般和我们学院有良好关系的学院都不会拒绝我们学院老师的访问要求。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访问,几乎是来去自由的,有一个老师竟然还在访问学者期间敲定了从我院跳槽到中山大学的人事变动等等。

  从动机上来讲,出去交流学术、获取咨询和临时离开国内休息一段时间是两个最重要的动机。按照我们学院教职提拔的规定,担任海外访问学者几乎是硬性规定,也是我们学校号召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缩影。但是,提拔教职可以认为是充当访问学者的副产品,因为做访问学者的,基本上都是应着自己的需要去的,学术上的、生活上的,总总。

  我导师是上个世纪末去的哈佛,彼时能够做访问学者是一种荣誉,也证明了自己在学校学院的学术水平还是可以的。导师很善良和蔼,没有带着家人一起出国,而是自己一个人跑到那边去,住在对方学校分配的房子,有对方学校安排的办公室。宿舍、办公室,这是国外访问学者的硬性条件。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是蛮高的,所以他的费用不仅学院乐意听,对面学校也很愿意分担。导师每每跟我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告诉我,当时只想到在办公室读书了,也没有去其他地方玩,很是懊悔。我想对于我的导师这样的人格来说,访问学者就是访问学者了,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就是好好地利用对方的学术资源做自己的研究。

  业务上的老板A,很活泼开朗的老师,门道也很多,脑子很活络。去的时候是带着妻子一起去的,然后想在那边生一个美国公民==不知道成没成,反正他是在美国的时候就敲定了跳槽这一步,祝他在新单位工作顺利。导师的师弟去美国的时候,也带着自己的孩子,感悟美国教育嘛,交流完带回来继续上中国学校。这个也是蛮有劲的。

  辅导员去美国,是在他留校任教的第三年去的。年轻老师发文压力很大,学校又三番五次出台规定讲五年内非升即走刺激生产率,所以他前两年几乎是透支精力体力抛弃新婚妻子在玩命工作。第三年他自己认为身体已经无法支撑了,必须换个环境休息休息,就选择了去哥伦比亚大学交流。这时候已经是新世纪了。这个时候国家放宽了访问学者的交换限制,不再要求必须通过国家财政或对方学校邀请才能前往访问了,原则上只要申请上,就可以前往访问交流。所以除了上个世纪出国的我的导师外,我所说的这几位老师都是自个儿出国访问的。可以说我们学校老师出国访问还是有不少含金量的,基本上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资料,也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

  两位要好的年轻老师,就是去乔治城的和去巴黎政治学院的两位,就属于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项目了。按照我们学院人才培养项目的既定轨道,他们选择了在博士学习结束后,出国做访问学者。

  听了我的这些叙述,大家可以感受到,访问学者限制比较少,只是我们国家培养学人的寒窗苦读的传统在,所以他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单调的。去乔治城的那位老师,是我认识的最有活力会来事的老师,也是每天课堂宿舍来回跑,闲的没事就上网写写文章,赚了个百万阅读量。国家对于我们社科老师出国之后的事情,管还是要管的,就是聊聊你在国外干了啥,写个书面报告保存起来。在国外基本上就和留学生一样,采取有事管理的原则,没有什么限制,基本上也不关心。所以年纪轻的老师都跟那个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打成一片,有的时候还以过来人的身份答疑解惑,讲讲人生的道理。

  随着近几年我们国家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出国开开会什么的,已经很稀松平常了。出国做访问学者,也慢慢成为普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