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七年奋斗路
八年前,那时候还很年轻,博士最后一年,受到多位师兄师姐出国的鼓舞,正意气风发地想着出国深造。一年后,如愿出国,开始了博士后研究生涯。
跟所有刚登录美洲大陆的国人一样,对这个国家充满了新奇,洁净的空气,友好的人们,到处跑也不怕人的小动物,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氛围,让我感觉出国的选择无比正确。这种新奇其实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等环境一熟悉,其实也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剩下的其实跟国内也没有多大区别了。个人感觉最大的好处是心情变得平静了,少了与人攀比,习惯了过自己的小日子。在国内的时候,天天被周围环境所影响,同学,亲戚朋友,媒体,无不向人灌输“有钱就是一切,人就应该为了钱”的思想,自己也觉得浮躁的要命,早上起床都感觉累,失眠严重。到了美国不到一年,不再失眠了,感觉自己心平气和了好多。这算是一种收获吧。
工作上比较幸运,美国老板,尽管人很严厉,我因为跟多数出国的中国人一样,工作比较努力,进展也顺利,倒没有多少不顺心的。第一次去参加会议、第一次在会上做oral presentation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我们领域不大,老板是领域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人,所以没用多久,对这个领域的人和事就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博后三年后,职位上有了晋升,title换了,但其实工作上并无实质行变化。但这为申请绿卡带来了很大方便。在老板的帮助下,第四年顺利拿到绿卡。在这期间也买了房,算是感觉到了一点生活上的稳定性。当时心里想的是打算在这里长期干下去了,等自己申请到科研经费,还是有可能转为正式的教职,在美国做教授的。而现实哪里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一次递交R21,直接悲剧,深受打击。这还是在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老板的很大帮助的。当时感觉自己的写作无论如何都达不到老板给润色后的水平的,哪里还有希望独立拿到NIH的经费呢?申请的一个小foundation也悲剧,心情有一段时间很不好,不知道出路在哪里,甚至怀疑自己可能要一辈子千老了。
因为我自己的努力,在我在的那几年内,老板实验室就我一个博士后和一个博士生,我一个人实际上的工作相当于两个博士后了。我离开他实验室以后,他接连招了几个博士后,现在实验室里有4个博士后,而发表的文章能否比我在的时候更多更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从老板的角度来说对我当然是相当满意,文章一篇一篇地出,到了第五年,实验室以我的数据为主要基础的两个R01接连中标,实验室一下子有钱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其实开始考虑自己的下一步。分析的结果是,其实自我感觉个人有能力独立设计实验、发表文章和指导学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跟PI的工作性质很类似。只是个人对于是否能够独立申请有竞争力的grant proposal一直没有自信。但当时心理面已经不甘心一直在这里做下去了。尽管老板经常给我画大饼,说会帮我申请独立课题,向系里争取独立的实验室。当时我的研究也遇到了一个瓶颈,手头的数据还够几篇文章的,而当时的课题因为开了我不太熟悉的方向,有大半年都在搞拉锯战,进展很慢,自我感觉也是等这几篇文章发完,估计会有一两年的断档,这对于以后的career肯定没有什么好处了。而问题是在生活上已经趋于稳定,惰性使然,没有什么动力完成最后一跳----换位置。尽管如此,当时其实已经有一搭没一搭的开始看一些招聘信息。偶然看到一个大学招assiatant professor (AP),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一份。投完后就把这事给忘记了,因为压根就没有报什么希望。这样过了大约三四个月后,有一天忽然想起还投过这么一份简历,就给那个地方写了一封问询的email。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邮件说他们的招聘工作停了一段时间,最近刚又重新开始review申请。又过了大约个把星期,竟然来了电话邀请我去面试。还没有高兴一天,老板在第二天突然气冲冲地闯进我办公室,问我找工作为何不给他打招呼,很尴尬地交谈了一个多小时。这次谈话后我们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很尴尬。他知道我有走的心,已经开始打算招新人,而我心里面也知道这里没法再呆下去了,而对于能否拿到这个位置其实一点谱都没有。
第一次来这个城市竟然是为了面试。面试进行的很顺利,面谈中系里一个老教授说他给我老板打过电话,话外音是老板说了我不少好话。听到这个,我心理面还是有点感激之情的。毕竟,我来到他实验室的时候自我感觉对于这个领域很无知,五年后感觉对这个领域已经很驾轻就熟了。一切顺利,然后被邀请一个月后再次来进行二面。现在已经事后了,才算了解了美国大学招聘教授的整个过程和残酷性。当时系里一共要招聘4名AP,共收到396份申请,最后有20人被邀请来面试,8人被邀请来进行二次面试,最终给了4个offer。懵懵懂懂中,我拿到了offer,自己都不相信。这些人中,我的底子是最弱了,其他三个都是以前就在其他地方做AP一段时间后来的。而我自卑的很,就一个顶着伪junior faculty头衔的博士后,而且是中国拿的博士学位(也即传说中的“土博”),从一个州立医学院来到这个综合性州立大学的医学院做教授,实在是诚惶诚恐。
不管怎么样吧,工作是拿到了,刚住了两年的房子不得不卖掉,然后举家迁移到这个新城市。免不了一段时间的折腾,卖房,重新租房,安顿下来后,赶紧就上班了。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也明白了新的岗位的要求,很明确:5年后提交tenure申请,如果通不过,再给1年,再不过,卷铺盖卷走人。要求是至少有一个active R01 grant,并且教学和service也要过关。第一个圣诞节白天都是在实验室里过的,忙着订购,set up与调试实验室设备。当时连一个学生都没有,也还没有来得及招技术员。
终于,自己要独自面对现实世界:实验,论文,基金申请。开始一段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天天做实验。好在没过多久就有一个Ph.D学生来说非常喜欢我的研究方向,要跟着我做rotation。我立马答应。招了这个美国学生现在证明是我的运气。他并不是非常聪明,但是非常踏实肯干,也肯学习。在实验室创立初期他帮了我大忙。
一转眼,已经创立实验室2年。现在实验室运转良好,已经有一批文章发表,也已经以罕见高分拿到第一个R01,可以稍稍松口气了。我用了两年时间才说服了自己内心的自卑,说明自己比想象中的要强大,完全没有必要自卑。
北美奋斗七年,终于算是稍稍可以喘口气。这些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不羡慕别人,珍惜自己拥有的。经常想,自己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已经是很幸运了。
过去五年,也曾经有过回国的机会,去top 2大学做教授,但是考虑到自己整体职业的规划,放弃了这样的机会。现在想来其实也不后悔。也回国几次做报告和休假,感觉国外多年,我已经不习惯了国内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也感觉自己没有办法在国内的学术圈生存,索性就做鸵鸟,在美国相对简单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待下去了。没有长住过纽约、波士顿和旧金山,早已忘记什么叫堵车;做教授也拥有公司坐班无法比拟的自由度和稳定性;人就惰下来了。但没有放弃的追求,是在学术上的更进一步,是持续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这个个人追求,是更倾向于留在国外的重要原因吧。做教授,绝对是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的经历仅仅提供了一个个例,可能仅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多年来,见识了太多朋友同学的经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做大学教授并不是一条坦途。放在整个北美而言,国内的“土博”做到大学教授的还是不少,但具体到个人经历,我的生活中的同学和朋友,还没有走到这条路的。更多的是换专业重新读书、转道去公司或者在实验室里做长期博士后。
也曾经有朋友多次劝过考board,我想我如果想考,凭着在医学院本科期间一直是年级前几名的成绩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无奈个人对于临床工作实在是不感兴趣,当年就是因为这个才读了基础的研究生。做医生固然收入高,但几十年如一日地面对患者做routine的事情,对我个人而言实在是没有什么exciting的。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