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博士后之家>>国外博士后>>出国经验>>正文内容

他们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

2012年06月11日
来源:《南方医学教育》
摘要:
 1951年起,在德国林岛每年都举办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邀请一批世界各国以化学、物理和生物为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批从世界20多个国家挑选出来的优秀博士生和青年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已连续举办56届,中国博士生代表受邀参加大会,学生代表团共25人,从2.2万名在校医学与生理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生中经过多轮评比精心挑选出来。20076月,我有幸作为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生代表参加了当年的盛会。

  他们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诺贝尔奖得主究竟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他们为何能够成就如此辉煌的成就,究竟是哪些内部和外部因素使得他们获得诺贝尔奖?通过林岛会议期间同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接触和交流,我认为他们有以下共同特点:

  首先,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有着各种兴趣爱好的普通人。但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对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以及找到真理的必胜信念。会议期间,每位诺贝尔奖得主都说,他们并不是在为获奖而工作,他们也从未在获奖前想过会摘取这项科学的桂冠。驱使他们工作努力并不断进步的,是他们对自身科学梦想的追求和对真理的献身精神。枯燥乏味的实验丝毫不能减少他们对真理渴求的欲望。这种兴趣和欲望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发动机,即使在他们获得诺贝尔奖后,也时刻给予他们研究的动力,催他们奋进。

  然而,光有好奇心和兴趣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具有为梦想刻苦工作、敢于拼搏、奋斗终生的勇气和毅力。在他们面对挫折、遭受失败的时候,这种勇气和毅力更加重要。在此次林岛大会上,几乎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都提及了如何对待失败、面对挫折的问题。正如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蒲慕明所长曾说过的,“挫折是每个科研工作者都会遇到的,而且是一辈子、永远都会遇到的问题。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只要做科研就会不断遇到挫折”。“一个成功的与不成功的科学家最大的差别是在他面对这些不可避免的挫折时,有没有因为这些挫折影响他做出更好的工作,有没有把这些挫折转化成一种动力。”我不必在此赘述我们该如何面对失败,历史上众多的成功人士都早已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名言警句教导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失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想想他们当时的处境和面对的挫折,我们的很多所谓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能够夺得诺贝尔奖的研究都是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深远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并不只是靠诺贝尔奖得主的科学兴趣和刻苦工作就能完成的,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他们头脑中不断产生的新想法、新思路、新策略。诺贝尔奖得主无疑是睿智的,但正如他们所说,他们并不总是聪明绝顶、经常满脑子想法的。他们也经常会有对出现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无所适从的时候,也有思想枯竭、思维停滞的时候,这时该怎么办?根据他们的经验,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交流,和同行交流,和学生交流,甚至和不同专业的人士交流。在交流中他们总是能够得到新的启发、新的思路,尤其是同不同专业的人士的交流,常常会带来新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即使是一句简单的鼓励也能够让他们重新振作。在交流中不但自己受益,而且为他人提供了帮助。

  诺贝尔奖得主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责任感,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他们在关心自己科研成果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他们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自己对社会能有多少贡献。此次林岛会议的圆桌会议讨论了很多关于科学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话题,讨论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得主不但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更是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倡导者。他们经常不计功利地捐款给需要帮助的人,通过捐款修缮公共设施,通过各种与政府首脑接触的机会提倡政府加大对教育、医疗的投入并宣扬和平的理念。他们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崇尚科学,享受科学带来的益处。

  当然,成就诺贝尔奖的,不只依赖于诺贝尔奖得主本人,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孕育诺贝尔奖的土壤。仔细研究诺贝尔奖得主的国籍,我们会发现,拥有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国家,如美国、德国等,无一例外的拥有着良好的科研体制和科研氛围,拥有着充足的科研经费和优秀的后继人才。

  为什么很多海外归来的优秀人才,在国内做不出同样好的工作?为什么被世界公认聪明、勤奋的中国学生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那么少?为什么中国科研水平的提高速度远远低于每年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的增长速度?这都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我们能深切地感觉到中国同美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在科研体制、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差距。探讨如何进行科研机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已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科研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大项目的科研经费的分配机制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  

  我们需要向德国学习什么?

  我虽然在德国仅仅停留了两周,但德国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甚至是令人震撼的。在去德国之前,我常常在思考,是什么能让德国这个人口仅是中国十几分之一,土地面积仅是中国三十分之一的国家,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引领世界科技数百年?为什么日尔曼民族能够给世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在德国的经历虽然不能完全回答这些问题,但我的确感受到了德国和德国人民优秀的一面。

  柏林、波恩、慕尼黑、法兰克福,这些德国最著名城市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原本在我的心目中,她们应该是高楼大厦林立、立交桥四通八达、街上汽车川流不息、人们在路上为了工作急速奔走,一派大城市繁华的景象。可是,当我真正来到这些大城市,置身于她们之中时,我发现,我错了。除了在柏林,我几乎没有看到像中国那么多的摩天大楼,立交桥更是少见。由此可见,高楼大厦并不是发达的真正含义。

  那么德国究竟先进、发达在哪里?她的先进在于教育、科技、文化和人民的素质。

  德国的教育和科研机构是我们参观的重点,在参观了慕尼黑大学、维尔茨堡大学、马普研究所、Caesar研究所等德国优秀的教学科研机构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德国教育和科技的发达。德国教育的发达,不体现在学校的规模、面积和招生人数,而是体现在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创新和交流合作的鼓励。德国的教育机构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信仰和对科学真理的求知欲。每一个大学都有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展室,都有专供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使用的实验室,对青少年进行基本的科学培训。同时,德国也非常重视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培养和支持。德国有洪堡奖学金等多种奖励机制来鼓励世界各地的青年来德国进行科学研究。包括中国学者在内,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科学家受资助来到德国进行科学研究。他们的到来不但为德国的科研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同时将德国的文化和科学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有了对教育的重视,就不愁培养不出优秀的科研人才;有了优秀的科研人才,自然就会有先进的科技。一提到德国的科技,很多人可能只会想到德国奔驰、宝马汽车的优秀性能,以为德国科技的发达只体现在机械制造业。其实不然,德国科技的先进,同样体现在基础研究领域。技术、工程等应用科学的进步,都依赖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只有有了雄厚的基础研究作为根基,并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科技的转化,国家的整体科研水平才能够得到提高。诺贝尔奖大部分是奖励在基础研究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的科学家,而德国有数十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就充分说明了德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先进。

  说到文化,我不禁想到了中国。我们常常自诩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可究竟什么是文化,究竟什么是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文化不只是古城墙,也不只是太和殿。文化是蕴藏在民族内心中的一种观念、一种信仰、一种境界。而真正能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文化不是某些墨守陈规、迷信权威的传统文化,而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文化。这种崇尚科学的文化越深入人心,传播得越广泛,社会就越公平,越进步。在德国,我能感受德国人被这种文化熏陶出的高素质。守时、守规、守信,是他们的特质。

  在我的想象中,在德国这样一个发达的国家里,人民生活水平这么高,那一定是人人上班开车,生活极度奢华的。但恰恰相反,德国人的节约和对环境的爱护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德国参观期间,有时是在大学的学生食堂就餐的,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德国学生浪费粮食,相比之下,我们不禁自惭形秽。在中国,富裕点的家庭都会以买汽车,尤其是豪华大排量汽车为荣,而在德国,不少人都是以自行车或小型的环保型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在德国,你会看到垃圾都是被详细的分类回收的,甚至详细到要将不同颜色的玻璃瓶分类回收。2003年德国开始强制执行一项政策,顾客在购买所有用塑料瓶和易拉罐包装的矿泉水、啤酒、可乐和汽水时,均要支付相应的押金,1.5升以下需支付0.25欧元,顾客在退还空罐时,领回押金。同时,在超市也鼓励使用自带的布质购物袋,超市的塑料袋是要额外付费的。这样的政策大大减少了塑料制品的使用和白色污染。

  德雷斯顿曾经是德国重工业区,曾经污染极为严重,但如今我在这里却看到了典型的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傍晚时分,夕阳从远处的教堂边斜射到碧绿的河水上,几队划艇爱好者在水面上泛着舟,水面上不时飞过一只只水鸟,发出清脆的叫声。河边坐着一位垂钓的老人,不时翻看竹篓里的收获。岸边的草地上,几个孩童在嬉戏打闹,而河对岸的草地上,是一群正在享受晚餐的绵羊。夕阳、教堂,羊群、水鸟,垂钓的老人、泛舟的青年、嬉闹的儿童,他们是如此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各自享受着自己的欢乐,如此的祥和惬意,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这,也许就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诠释吧。

  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能够成为林岛大家庭的一员,是我一生的荣誉。但是,当我享有此份荣誉,接受别人投来赞赏、羡慕的目光时,我不禁问自己,我该做些什么?我该做些什么才能无愧于大家的赞许,无愧于师长的期望,无愧于国家给我的这份经历?我该做些什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为人类文明的进步献出一点微薄之力?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我所能做的、最直接的,就是为提高中国的科技和教育水平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作为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我或许改变不了中国的科研体制,但我可以通过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带动周围的其他科研工作者。良好的科研氛围依靠科学工作者自身去营造。当我们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愿意为营造一个公开的、坦诚的学术交流氛围而努力的时候,中国的科技必将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我或许改变不了中国的教育体制,甚至无法改变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但我可以在我的课堂上实践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把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理念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学生心中。

  向别人介绍我在德国的感受,把我的见闻告诉给别人,让他们也能够认识到我们的差距。但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肯定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优点,我们勤奋,我们聪颖,我们人数众多。只要我们找到科学的科研体制、教育体制,我们的进步将是突飞猛进的。

  人民日报袁记者给我们的临别赠言是: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的确,如果我们还认为我们自身有一些能力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尽己所能,勇于担当中国科技振兴的重任。(南方医科大学 李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