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发文探讨中国博士后制度
国内高校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中国有二流的本科生、三流的硕士生、四流的博士生、五流的博士后,其中潜台词就是国内大部分优秀人才都流失到国外了,这一现象在博士后阶段更是明显,由于单一的资助模式、捉襟见肘的经费以及薪金待遇过低等原因,国内大部分优秀人才在博士毕业后首选到国外做博士后,尤其是生物学博士后。近期Nature杂志就发文:“Staying at home”,探讨了这一现象。
在全球范围内,博士后都是实验室的顶梁柱,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新加坡,来自中国的博士后已经成为了这其中的主要一员,然而这对于中国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由于优秀博士后的外流,国内的实验室主持教授,研究人员不得不再花费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培养新手,他们越来越希望能留住实验室的优秀博士。
但是这并不容易做到,首先是待遇相差甚远,一般国内的博士后付出多,工资少,虽然这一现象近年来有所改进,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就出台了新政规定:博士后的年薪不低于6万元,最高不超过12万元,这一费用原则上由合作导师的科研经费全额支付。尽管这一标准高于国家资助标准(两年10万元人民币),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博士后待遇仍相距甚远——国外博士后的年薪约4万美元,若能申请到经费,收入还可更高,养家糊口之余尚可有所积蓄。
而且国外的博士后能获得较好的权利和保障,使他们可以从事重要的研究工作。另外一方面,国外的博士后研究课题可以与导师分开,这样就能更好的培训博士后的实验室管理能力和对课题的把握能力。目前国内的现状是,在国外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回国的人员更加受到青睐,这也是国内留不住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目前国内也开始尝试了一些改变,比如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自2008年起,在博士后培养机制上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专设了博士后研究基金,为博士后提供领域前沿探索科研经费,周期2年,其中一部分用于改善个人生活条件。另外还建立了博士后薪酬保底线、外租房补贴专项基金、与企业联合设立博士后奖励基金等一系列改善博士后生活条件的举措;成立博士后联谊会、设立博士后“求真”学术论坛等促进学术交流、交叉合作的长效机制(原文来自文汇报)。
除此之外,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也都开始进行改革,希望能留住优秀的研究人员,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