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博士后之家>>国内博士后招聘>>正文内容

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学科李劼课题组2020年招聘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向博士后和研究助理

2020年06月16日
来源:知识人网整理
摘要: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学科李劼课题组2020年招聘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向博士后和研究助理

  发布时间:2020-06-15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工作地点:南京

  招聘人数:2名

  报名方式:电子邮件

  需求学科(供参考)

  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学科李劼实验室公开招聘博士后1名,研究助理1名。课题组隶属于化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学科及学校新成立的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具有充足的实验室空间及启动经费。课题组将与Scripps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国际知名化学生物学研究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并给组内人员创造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一、课题组介绍

  李劼博士先后在武汉大学雷爱文教授实验室(07-10),北京大学陈鹏教授实验室(10-15),美国Scripps研究所Barry Sharpless教授(诺奖得主,普利斯特里奖得主)实验室和Peng Wu教授实验室(15-19)接受科研训练。研究方向包括生物无机化学,蛋白质化学,点击化学,糖化学及免疫治疗等。代表工作有"生物正交剪切反应"和"细胞-抗体偶联物"等,在国际上有很强的原创性。

  课题组主页:https://chem.nju.edu.cn/lj/list.htm

  李劼博士于2018年12月加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成立的化学生物学学科并组建独立课题组。李劼实验室将突出"化学工具+肿瘤免疫"的研究特色,在化学免疫学前沿方向进行探索,充分发挥点击化学、糖化学和定向进化等化学工具在研究基础免疫问题和开发新的免疫疗法等方向的优势。课题组已购置高通量四激光流式细胞仪,蛋白质质谱等先进仪器,并搭建了基础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表达纯化平台。

  二、职位要求

  博士后(1名)

  1)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方向(具有基因编辑、单细胞测序、生信分析经验的优先);

  2)具有较好的中英文交流、写作能力和独立检索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能够在PI的指导下开展独立研究工作;

  3)对交叉科学的研究有浓厚兴趣,富有责任心和团队领导能力;

  4)聘期内能够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研究助理(1名)

  1)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硕士或本科,有扎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2)具有分子克隆、蛋白纯化、流式分析、小鼠尾静脉注射等技能者优先;

  3)具有实验室管理经验者优先(如试剂耗材订购管理等)。

  三、工作及生活待遇

  充分支持博士后自由拓展研究方向。博士后待遇按照科研经历和未来研究计划进行评定,工资28-40万/年,同时可以申请独立的研究经费,特别优秀的待遇可以进一步协商。

  其他待遇参照学校标准执行。

  研究助理待遇按照科研经历和工作经验商定,工资5000-8000/月。

  其他待遇参照学校标准执行。

  课题组非常欣赏对肿瘤免疫领域有极大热情和独立想法的合作者,具体薪酬可在学校薪酬待遇的基础上进一步协商。课题组将与国内外一流的生物科技公司保持联系,支持组内成员研究面向免疫疗法的新技术并进行成果转化。

  四、联系方式

  本招聘广告长期有效,有意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和代表性论文)发至李劼教授电子邮箱(jieli@nju.edu.cn),发信请注明"李劼课题组应聘+姓名"。

  五、代表文章

  Li J†, Chen M†, Liu Z, Zhang L, Felding BH, Moremen KW, Lauvau G., Abadier M, Ley K, Wu P, “A Single-Step Chemoenzymatic Rea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body–Cell Conjugates”. ACS Cent. Sci.,2018, 4, 1633–1641.(†Co-first author) [Highlighted by C&EN news and Scripps News]

  Liu Z†, Li J†, Li S†, Li G, Sharpless KB, and Wu P, “SuFEx Click Chemistry Enabled Late-Stage Drug Functionalization”, J. Am. Chem. Soc.,2018, 140, 2919–2925 (†Co-first author).

  Li J, Chen P,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ond Cleavage Reactions in Bioorthogonal Chemistry”, Nat. Chem. Biol., 2016,12, 129-137.

  Zhang G†,Li J†, Xie R, Fan X, Liu Y, Zheng S, Ge Y, Chen P, “Bioorthogonal Chemical Activation of Kinases in Living Systems”, ACS Cent. Sci., 2016, 2, 325–331 (†Co-first author).

  Wang J†, Cheng B†, Li J†, Zhang Z, Hong W, Chen X* and Chen P*. “Chemical Remodeling of Cell-surface Sialic Acids Through A Palladium-triggered Bioorthogonal Elimination Reac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5364-5368 (†Co-first author).

  Li J, Yu J, Zhao J, Wang J, Zheng S, Lin S, Chen L, Yang M, Jia S, Zhang X and Chen P, “Palladium-triggered Deprotection Chemistry for Protein Activation in Living Cells”, Nature Chem.,2014, 6, 352-361.

  [Highlighted b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Nature Methods]

  Li J†,Jia S†, Chen P, “Diels–Alder Reaction-triggered Bioorthogonal Protein Decaging in Living Cells”,Nat. Chem. Biol., 2014,10, 1003-1005 (†Co-first author).

  [Highlighted by Nature Methods]

  Yang M†, Li J†, Chen P, “Transition Metal Mediated Biocompatible Protein Chemistry in Living Cells”, Chem. Soc. Rev.,2014, 43, 6511-6526 (†Co-first author).

  Li J, Lin S, Wang J, Ja S, Yang M, Hao Z, Zhang X, and Chen P, “Ligand-free Palladium-mediated Site Specific Protein Labeling Inside Gram-negative Bacterial Pathogens”, J. Am. Chem. Soc., 2013, 135, 7330-7338.

  [Recommended by Faculty of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