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博士后之家>>国内博士后招聘>>正文内容

深圳市人民医院2020年博士后招聘简章

2020年01月20日
来源:知识人网整理
摘要:深圳市人民医院2020年博士后招聘简章

  发布时间:2020-01-17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工作地点:深圳

  招聘人数:若干

  深圳市人民医院是深圳市首家"三级甲等"医院,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和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覆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为一体现代化综合性研究型医院。现有职工4800余人,开放床位3500张,有医疗和科研设备价值17.5亿元。医院科研技术平台有实验室13400平方米,大型科研设备8000万。2019年医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由于科研工作的需要,2020年拟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进站博士后

  一、招聘条件

  1、国内外大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等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有海外经历的年龄可以放宽);

  2、对以下各科研方向具有浓厚的科研兴趣(见招收专业方向);

  3、以第一作者(共一需排位第一)发表SCI研究论文1篇(影响因子5分或者更高)以上;

  4、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5、做事认真踏实,责任心强,有良好的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聘期待遇

  1、在站期间医院支付年薪24万(税前),另外住房补助每月0.3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本单位同类在职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四险一金"福利待遇;

  2、在站期间,开题和中期考核合格者享受深圳市政府每人每年18万元的博士后生活补贴(合计税后36万元);

  3、优秀的出站博士后,可优先留在医院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或临床工作;

  4、在站期间享受医院对科研立项、著作、论文、成果、专利等的奖励;

  5、博士后出站留深工作享受深圳市政府30万科研补贴和160万人才住房补贴(具体情况见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网站相关政策文件);

  6、博士后人员进站可选择落户深圳,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

  三、研究方向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拟招聘人数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

  慢阻肺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名

  神经病学神经病学基础与应用研究1名

  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和分子影像的基础与应用研究1名

  消化内科学消化道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1名

  麻醉学麻醉学基础与药理学研究1名

  风湿免疫学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名

  传染病学病毒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名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名

  肾脏病学肾脏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名

  血液病学白血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名

  普通外科学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结直肠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名

  骨科学骨质疏松病理机制及修复研究

  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生物材料的研究

  手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3名

  转化医学干细胞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肿瘤干细胞免疫治疗的基础与应用研究2名

  临床研究中心肿瘤微环境与免疫逃逸

  抗肿瘤治疗新靶向药物及机制

  CTC与肿瘤耐药

  肺小结节的发生及进化机制2名

  产科围产医学1名

  核医学肿瘤微环境及分子成像及转移癌核素靶向治疗

  PET、SPECT显像剂及治疗放射性药物的研究1名

  神经外科神经肿瘤和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2名

  生物治疗室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名

  内分泌学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名

  肿瘤放疗科恶性肿瘤放化疗疗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1名

  肿瘤学肿瘤血管正常化与肿瘤微环境

  肿瘤的靶向诊断与治疗

  肿瘤信号通路研究3名

  四、联系方式及应聘程序

  将个人简历发送至邮箱:2215177278@qq.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我们将进行简历的筛选,通过后将邀请您到本部面试。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755-25533018转2450

  地址:深圳市东门北路1017号深圳市人民医院科研科

  邮编:518020

  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邱晨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带头人、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2014年及2016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候补人选;深圳市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代表。现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柳叶刀-呼吸医学杂志(中文版)》、《广东医学》等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委员、省医院协会副会长、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委、深圳主委。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6项;主编、副主编5部、参编4部;多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科技计划项目十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参加制定国家"指南"、"专家共识"7项。主要研究及招生方向:支气管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李富荣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国家领军人才,深圳市人民医院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主任,广东省干细胞与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干细胞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1.干细胞技术与临床转化。1.抗肺癌干细胞DC疫苗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在研资金2000万元。发表SCI论著3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250分,获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人。联系电话:18025388855;E-mail:frli62@163.com

  戴勇教授博士、主任医师(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3月获得美国杰出人才,广东省A类人才。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自身免疫性疾病精准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学肾脏内科与血液净化研究所副所长,兼任贝勒盛威医疗集团和德州农工大学医学院访问教授。长期从事内科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实验医学的科研工作,承担和完成各级研究课题80项,其中以项目第一负责人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部省级课题17项,部省级课题2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项,其中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9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14篇,其中在国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篇,总引用次数超过3000次,其中单篇引用最高387次。主编或者参与编写专著8部,其中3部国外专著,获科研成果奖2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团队有博士4人,其中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人才"2人,硕士科研助理6人,在站博士后8人,已出站博后2人,在读研究生5人,博士生2人。ORCID:https://orcid.org/0000-0002-6840-9158

  郭毅教授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同济医科大学毕业,留学德国并获得德国医学博士。擅长脑血管病、神经调控、认知、心身疾病的诊治及研究;在国内首先开展基于脑电的脑疾病脑网络组图谱方面的研究以及基于脑电的经颅磁刺激研究。与霍普金斯及斯坦福大学开展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旨在建立华南地区最大的神经病学疑难诊断及无创神经调控治疗平台。

  邹良玉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者。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中国卒中学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神经病学学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神经病学学会痴呆学组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卒中后认知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脑血管病防治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脑与神经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阿尔兹海默病临床与基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等9项。共发表SCI论文近30篇。

  周伯平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龙华分院院长、国家二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主持4项国自然,2项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10余项省、市级课题。发表300余篇学术论文,IF≥ 5.0的18篇,以重要作者在New Engl J Med、Nature等一流期刊发表论文。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主编Diagnostic Imaging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病毒性肝炎等7部专著。肝病综合诊治团队以乙肝、肝癌、肝脂肪变等致病机制、诊断试剂及药物研发为方向,自2016年底建设以来以第一单位或通讯单位发表26篇SCI,获得10项国家级及11项省市等项目,受理8项专利,出版2部书籍。目前,团队共计1名学术带头人、核心人员2名、博士后10名、博士专职科研人员3名、硕士专职科研人员5名等23名。

  李先明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市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深圳市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医师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学组委员或顾问;同时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医师协会、广东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委等职。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发表SCI1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生及博士后人员20余名。团队另有博士后合作导师1名(李子煌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在站博士后3名,纵向课题在研经费近百万,团队科研还受广东省"登峰计划"经费支持(200万/年);自2018年招收博士后以来,团队已发表SCI文章4篇,成功申请国自然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目前团队人员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争取发表10分以上SCI文章。

  王立生教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科主任、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肠道微生态,探索双歧杆菌对大肠癌和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在2014年王立生主任作为第一负责人的项目《双歧杆菌抗肿瘤及抗炎效益的研究》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2007-2016年,本团队获得省级立项课题6项,深圳市级课题28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国外SCI发表论文4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5.4分。发明专利60余项。本团队现有博士后指导老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目前共招收博士后1人;博士生4人,毕业3人;硕士生25人,毕业20人。

  徐金锋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美国OHSU访问学者。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腹部学组副组长;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腹部及浅表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委,深圳医学会超声分会主委等学会任职。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32篇,主编专业书籍3部。深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是全国最大规模的超声科之一,为暨南大学硕士、博士培养单位及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超声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三名工程"引进张运院士团队、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中心;深圳市及广东省超声医学重点学科,广东省"登峰计划"优先发展学科。

  杨大志教授 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在三甲医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技术:脊柱肿瘤、颈、腰椎退变性疾病与损伤。率先在本地区开展多项国内领先的新诊疗技术和高难度手术。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深圳市科创委科研基金等10余项课题研究。

  张欣洲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为深圳市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肾内科主任。同时担任国际肾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位。先后承担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局和暨南大学研究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近年来,其团队于2015年申请成立深圳市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专职科研人员2位,至今已有国家级课题二项,市级课题六项。同时发表国际专业杂志论文20余篇,2次参与临床药物试验并发表于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陈荣昌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青中年专家,现任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累计IF>200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和三等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奖励;获得专利22项;获中国医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中国呼吸医师奖等多个荣誉称号。

  王继刚教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市人民医院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科室主任。珠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创新药物研究重大专项负责人,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将成果发表在NEJM、Science、Cell、Lancet Infect Dis、Nat Cell Biol、Nat Commun、Angew Chem Intl Ed、ACS Cent Sci、Nat Protoc、Autophagy、Dev Cell、Cell Death Differ、Semin Cancer Biol、J Control Release、Sci Signal、Oncogene等国际期刊。

  张其清教授 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人民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院长、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分课题)、"攻关"和"支撑"计划,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海洋示范项目、国家火炬计划和省部级项目等100多项;发表论文526篇,授权发明专利137项;工程化成果5项,已获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个、卫生产品许可证1项,主持和参与制定了我国首部可吸收外科缝合线国家行业标准和多项相关行业国家标准;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51名,硕士291名。获各类科技奖35项,荣誉奖26个。研究方向:医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和药物制剂。

  李晓峰教授 核医学科主任、肿瘤生物学家、获得医学及科学双博士,中国及美国双执业医师, 历任中美核医学会主席, 在中国、美国和日本从事核医学临床及科研工作26年;在《Cancer Research》、《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论著50余篇;在肿瘤糖代谢显像和乏氧微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获得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我院核医学科始建于1986年,新核医学科及PET中心坐落在新落成内科楼一楼, 目前配备SPECT/CT (GE670)、PET/CT(GE710)及回旋加速器等设备,并设有核素治疗病房和核医学实验室。

  张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脑创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颅底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为国家卫建委、中国医师协会首 批批准认定的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先后承担国家和省市课题 20 余项,获省级市级科研奖项 10 余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 100 余篇。

  李斌教授 医学博士,深圳市人民医院副研究员。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师从甄永苏院士,随后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被深圳市人民医院以特聘高端医学人才身份从海外引进,现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药物递送系统、基因编辑技术、抗肿瘤药物等,近五年发表SCI论文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ture Protocols, Cell Research, Nano Letters, Cell Report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交叉学科发表SCI论文12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4篇,中科院分区1区论文6篇)。参编英文专著1本,申请国际专利3项,中国专利2项,国际学术会议Keystone Symposia特邀报告1次。

  罗晓光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毕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博士后出站,获得WHO奖学金赴美国进修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退行性变分会委员、《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 编委。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3 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2017)。

  吴超然教授 日本新泻大学医学院麻醉学博士,美国爱荷华大学麻醉学博士后。先后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日本九州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副教授。现任麻醉科第一副主任。基础研究领域为术后疼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在Stroke、Pain、Anesthesiology等神经科学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17篇。

  曾小斌 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致病机制及新药开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IF: 15.804)、Phytomedicine、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6篇,其中JCR 1、2区期刊15篇(仅统计重要作者),论文总IF≥ 150,被引用次数高达400。申请专利16项,6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学科布局等16项。以乙肝、肝癌、肝脂肪变等致病机制、诊断试剂及药物研发为方向,

  邹畅 生物医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获得者。现任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学科带头人,深圳市医学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主要发起人和秘书长,深圳市抗癌协会基因检测与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深圳分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聚焦生物医学源头创新应用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肺小结节性癌变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早期筛查;肿瘤微环境的空间转录组学与耐药逆转;液体活检技术的临床转化与应用等。

  任莉莉 肿瘤免疫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靶向肿瘤新抗原/相关抗原的肿瘤免疫治疗综合技术平台的构建及临床研究、肿瘤微环境浸润T淋巴细胞的激活及衰竭机制研究、间充质干细胞临床研究等。生物治疗室先后获批广东省干细胞与细胞治疗工程技术中心、深圳市干细胞与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免疫细胞治疗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储备有肿瘤新抗原负载DC疫苗治疗技术、针对实体瘤新抗原的TCR-T细胞治疗技术、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s)过继治疗技术等世界先进技术。主要开展①TCR-T细胞治疗实体瘤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②肿瘤DC疫苗临床研究;③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前及临床研究;④高压氧治疗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

  彭松林 香港大学博士,主任医师,获得"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B类)"称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留学2年,长期从事老年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防治和转化医学研究。近5年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共同第一作者发表IF>10分一篇,通讯作者发表IF>10分1篇,IF>8分2篇,参与发表IF>10分2篇。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基金1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瑞士国家基金1项),广东省科研基金3项,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基金共9项,目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审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基础学组委员, SCIOT中国区会员,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ASS)会员、美国骨矿盐学会(ASBMR)会员,国际骨科研究学会(ORS)会员。

  戴中亮 麻醉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担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全国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深圳市麻醉医师协会理事、深圳市精准医学分会常委。有丰富的麻醉临床和科研经历。承担国家自然基金4项,广东省自然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课题、深圳市临床科研3030项目等国家和省市级课题,发表过多篇高水平SCI论文。本团队现在主要研究方向是麻醉药对阿尔兹海默症影响,能量代谢与围手术期脏器保护。

  黄维 医学博士,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及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院内感染流行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院内感染爆发分析(传染源追踪、传播路径鉴定)、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致病机制以及新型抗生素及抗生素增效剂的研发。欧洲临床微生物与传染病学会会员,先后在结核病(Tuberculosis)、美国呼吸与危重症(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多篇。主持多项深圳市科创委及横向合作项目。同时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及西班牙萨拉格萨大学展开多项国际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深圳市科创委项目5项,横向合作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