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英合作项目“中国特大城市外来人口心理健康”2016年4月招聘1名社会学或人类学博士
一、项目介绍
“中国特大城市外来人口心理健康课题”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英国经济社会研究委员会、英国牛顿基金资助的创新性项目,本项目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英国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关注流动人口心理健康问题,综合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方法关注外来人口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城市化对外来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项目的核心是将我们已知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与近距离的、街道尺度的民族志研究相结合,专注于作为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的日常体验,特别是如何应对来自住房、收入、服务、及城市环境方面的压力。我们希望结合这两方面的知识以生产一种新的测量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工具。
我们诚邀申请民族志博士后研究员职位,这是为期两年的全职工作,该职位获得者将负责项目重要的民族志田野调查,与英国及中国的同事保持紧密联系,由剑桥大学的AshAmin教授,伦敦国王学院的NickManning教授,复旦大学的傅华教授共同指导。该研究员需要具有民族志研究的学术背景,将全职负责对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的田野调查,包括他们的生活经历,家庭,居住社区等。这一研究方法将发掘微小的、不引人注目的城市生活元素,以及那些可能造成或减轻心理苦闷的文化、经济、家庭或个人情况。需要在一系列田野调查地点通过小数量的调查参与者获取大量的定性数据。田野调查将主要在上海郊区(例如松江新城),这些地方是流动人口主要的居住地。调查也要在中心城区进行,一种可能是针对饭店服务员。这两个地方的人很可能具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因为与城市生活的距离不同,工作条件与收入不同,家庭状况也不同。我们的民族志调查策略既包括人,也包括他们所处的状况,例如住家位置、工作环境、服务消费(医疗、教育、住房),以及与朋友交际的地点。
本项目的目的是研究流动人口如何处理日常生活的压力,以及这些压力是否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研究方法设计一系列的民族志方法,包括访谈、参与式观察、小组讨论、(视频)日记等。该研究员将对每个地点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调研,搜集两个群体的信息:一个是那些被家人、朋友或雇主认为有心理障碍的人群,另一个是心理健康状况未知的人群。对于前一个群体,只在有他本人或家人同意的情况下接近他们,观察的谈话将聚焦于压力来源、治疗方案、城市及其他导致因素、以及应对策略。对于后一个群体,研究将聚集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压力、及策略。也会涉及两类人群对未来的希望和愿望。
课题组中方负责人:傅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有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职业流行病学、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社区防治等研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际合作课题多项。担任国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HealthPromotionandEducation)亚太理事会理事;全国爱卫会爱国卫生专家委员会健康促进分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
二、岗位基本要求
1.社会学或人类学研究背景,在海内外高校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或应届博士研究生,以及从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年龄35岁以下,所学专业为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领域,具备全脱产进站工作条件;
2.受聘者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1)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够用口语和写作进行复杂信息的交流,交流对象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包括研究组成员也包括国内或国际会议的听众;与学术界和非学术界的对上海流动人口心理健康问题感兴趣的相关人士建立联系进行交流。
2)决策、计划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研究设计、方法和工作安排;处理自己的研究和相关管理工作;发现潜在的问题,向组内成员提出讨论;能够独立完成分配的任务。
3)服务项目及团队工作的能力:负责执行研究团队制定的计划,包括规划、执行、分析、翻译、报告自己的研究和其他活动;负责向研究组提供研究数据和结果;协助确保研究满足究项目的总体需求;与中英双方的同事进行合作;参加相关的会议(例如项目工作会议)。
4)分析与研究的能力:在上海进行民族志田野调查;校对、翻译、分析数据,对发现进行结论总结;提供针对内外观众的研究报告,包括针对非学术界观众的报告;采用一致的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在高质量的社会科学同行评审期刊中发表文章。
三、相关福利待遇
项目入站时间为2年,工资、住房、户口、福利等其它方面根据复旦大学相关政策执行,课题组根据申请人科研工作进展和贡献给予一定奖励。项目开展初期,将根据研究需要,在中英两地进行培训。
四、申请人需提供的资料
1、中英文个人简历;
2、博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其他有关的有效证明文件(应届毕业生可先递交学籍相关资料);
3、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4、博士论文全稿,博士期间及工作以来发表论文的清单,2篇学术研究代表作;
五、联系方式
申请人请于2016年5月8日前提交电子版材料(发送至hci@fudan.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博士后+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网),材料经过初审通过后于5月中旬通知面试。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21-5423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