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博士后之家>>国内博士后招聘>>正文内容

西南民族大学2016年博士后招收简章

2016年01月20日
来源:网络
摘要:

一、学校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坐落于天府之国,芙蓉之都的锦绣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7月,于195161日正式成立,2003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在成都市有武侯校区(老校区)、航空港校区(新校区)、太平园校区,在阿坝州红原县有“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校舍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

学校有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教职员工近2千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70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400余人。有50人先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8人先后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1人先后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7人先后为国家民委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6人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人选,1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8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1人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人选,57人先后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学校下设23个教学单位;有本科专业8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是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有4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9个双学位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学校馆藏图书资料6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总值4.7亿元。

学校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拥有极富特色的民族博物馆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00余项,省(部)级项目1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8000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近1000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0余项。特别是在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民族经济、民族旅游、民族文化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学校有2个“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全国高等院校彝汉双语教材编译审定委员会”挂靠学校;国家部委、中国社科院、四川省、中国生产力学会先后在学校建立了“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中国西南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基地”、“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四川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普及基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中国生产力科学研究院”。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有公开发行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和内刊《民族学信息》等。

学校建立64年来,培养出各类人才15万余人。在他们中间,涌现出新中国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涌现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藏族将军,涌现出不少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大批各级领导干部,更多的毕业生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为民族地区的解放、政权建设、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迄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或参观访问。学校与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弗吉利亚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近30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是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民族博物馆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56个民族师生员工情同手足、守望相助,营造了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人文环境。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学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秉承“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西南民大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西南民大道路,体现“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铸校”的西南民大理念,弘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西南民大精神,实施“一体两翼”的西南民大战略,进一步彰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促进学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努力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二、2016年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信息

 

合作导师

蒋彬

研究课题

传统村落保护与民族文化传承

导师简介

蒋彬,男,汉族,博士生导师,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西南民族地区城镇化、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民族研究》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阿尔村》、《民主改革与四川羌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等学术专著7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路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变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程中的羌族文化重构研究》等项目,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共3项。

招收人数

1

招收要求

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专业或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有社区参与经验者优先。

 

 

合作导师

杨翰卿

研究课题

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关系的历史发展研究

导师简介

杨翰卿,男,汉族,博士生导师,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关于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是近年来确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提出“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良性互动发展”、“双向性”关系的观点,开辟了我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一个新的方向。曾在《哲学研究》发表《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和文化的交融互动》等系列论文。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关系的历史发展研究》,致力于通过深入考察论证、阐述分析,形成系统研究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影响渗透、融合促进、互动发展关系的重大理论成果。

招收人数

1

招收要求

1、具有深入扎实的中国哲学研究的理论功底、学术能力、思维水平,和发表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成果;2、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向。

 

三、报名条件

凡是新近毕业的博士毕业生,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优秀博士均可申请到西南民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

我校民族学点博士毕业生,按规定不得申请进本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申请手续与审批程序

1、进站申请人在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后,方可与我校博管办联系,并提交《博士后申请表》(国家博管会统一提供版本)。我校博管办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向相关流动站推荐申请人。

2、申请人应于2016331日前向我校博管办提供以下材料:

1)本人简历;

2)博士学位证书或其它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3)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4)本人拟在博士后期间从事的研究课题及研究工作计划;

5)属国家统招统分的博士研究生由培养单位的研究生院在申请表的有关栏目注明并加盖公章;属委培、定向、在职等攻读博士学位人员还需提供原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本人做博士后的证明材料、脱产证明并保证在站期间能全职在我站工作;

6)留学人员还需另外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推荐意见》。

3、由博士后流动站专家工作小组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对申请者的政治思想表现、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等进行审核和评议,并进行面试或采取其它方法进一步考核。经审核同意接收的,校博管办签署意见后,将申请人材料报送四川省博管办审批,并报全国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委员会备案。省博管办核准后,由校博管办发出博士后研究人员录用通知书。

 

五、体格检查

博士后人员进站须先进行体格检查(由我校统一指定体检医院)。体检合格者方可与有关流动站签订工作协议书,办理正式报到手续(请准备好3张一寸照片)。

 

六、工资福利待遇

按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七、博士后公寓

我校提供周转房作为博士后公寓。

 

八、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16

邮编:610041

联系部门:西南民族大学组织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肖老师

电话:(02885522070

传真:(02885522282

西南民族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2016118

http://zzrsb.swun.edu.cn/info/1019/2012.htm